國際油價盤中暴跌后上演深V型反轉 “過山車”式表現背后原因解析
國際原油價格走勢圖
數據來源:口袋原油
11月21日,市場傳聞12月4日的OPEC+會議將考慮每天增產50萬桶的原油產量,國際油價盤中一度暴跌逾5美元,WTI原油跌破76美元/桶,布倫特原油跌破83美元/桶,均創2022年1月以來新低,布倫特原油的首次行結構也一度轉成了CONTANGO。但隨后沙特出面否認傳言,并表示目前200萬桶/日的減產將會持續至2023年底,如有必要將隨時準備進一步減產干預油價,油價因此最終收復大部分跌幅,回升至盤初水平,WTI原油期貨79.73美元/桶跌0.35美元/桶。
就OPEC+歷次增產幅度來看,市場傳言的50萬桶/日的增幅實際上處于均值水平,并不是夸張的大幅增產,之所以市場反應如此之大,是因為今年以來全球經濟衰退預期下需求減弱,使得本就脆弱的市場對于消息面的反映愈發敏感。經濟不佳的環境下,作為主導油市供應端的OPEC+的每一次風吹草動,都時刻牽動著業者的神經。因此盤中4個小時的油價走出深V的折線,波動之劇烈令市場大為震撼。不過很快沙特便出面否認,將減產至2023年底,且會隨時用減產干預油價的言論使得市場重拾信心。由此來看,油價并不會因為市場傳言而一蹶不振。
此次油價暴跌給我們的啟示來看,油價近期主要受兩個方面影響,即需求端與供應端預期的博弈。需求端,市場原本預計美聯儲12月放緩加息力度板上釘釘,但上周美聯儲官員的鷹派言論反轉了這一預期;市場原本預計亞洲疫情管控將顯著放松,但近來亞洲局部的嚴峻疫情又反轉了這一預期,導致經濟和需求前景再度轉弱。供應端則是利好猶存,本次沙特進一步明確OPEC+的減產立場(提示:12月4日即將召開新一屆OPEC+會議),且市場在持續關注12月5日歐盟對俄羅斯制裁的具體方案。目前來看,OPEC+減產保護油價的決心不變,疊加西方對俄新制裁將引發供應擔憂,供應端對于油價的支撐仍然存在。
本微信部分圖片及文字,來源于其他公眾平臺與互聯網網頁,其目的是為了將更好的內容分享給更多人,版權依舊歸原作者所有。若有涉及侵權請予以告知,我們會盡快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,謝謝。
- 上一篇:沒有啦
- 下一篇:實際控制人易主!這家上市電子膠企擬定增募資8.95億 2022/11/20